
KURAND員工體驗釀造日本酒!挑戰如何淺顯易懂地講解日本酒釀造過程!!~前篇~
2021/01/09
當天氣還很寒冷的2020年3月12日,酒藏主人好意地邀請KURAND的員工到酒藏來幫忙釀酒。平常在店內向顧客介紹酒的員工們,第一次體驗了酒的釀造過程。本次要挑戰,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向大家介紹這段難得的經歷!
充滿復古感和歷史感的日本酒藏
這次協助我們的是位於茨城縣取手市的「田中酒造店」。它位在江戶前期、以身為陸前濱街道的要衝而發展起的旅宿小鎮「取手宿」內,創業於1655年。明治17年(1884年),明治天皇出訪該地時,將該酒廠的水和酒獻給天皇,天皇賜予了他們「君萬代」評價以表示對其美味的讚賞,並成為了該酒廠的代表品牌,流傳至今。
夫妻同心讓酒造發光發熱
田中酒造店 小川貴由先生 小川聖子小姐 (專務 社長)
這裡距離都會夠近,但又夠鄉下。這個「恰到好處」的地方就是茨城縣取手市的田中酒造店。由夫婦兩人共同經營。一直保持著開朗、笑聲不斷的兩夫妻,當然在製酒工作上也很合拍!由這兩人的愛心所釀成的酒,在各方面都非常地出色。
開始體驗
當天早上八點在酒藏集合,開始了「釀酒體驗」。全員仔細地洗手、消毒後,首先是聽取說明。
最初的作業:蒸米
當天我們所做的第一個工作是「蒸米」。將前一天洗好的米被舖在位於酒藏最前面的大蒸籠「領」上。
釀酒師聖子小姐告口卜竹一卜我們,蒸氣的溫度很高很危險,即使習慣了這種作業的釀酒師,約每兩年也會被燙傷一次。
花了50分鐘將米蒸好。釀酒中的蒸米主要目的是「創造一個讓麴菌容易繁殖的環境,使米飯容易溶解」。比起「炊」,用「蒸」的方式可以讓米中的含水量減少,適合麴菌繁殖。
第2項作業:上槽
在等待酒米蒸好的期間,開始進行下一項工作「上槽」,也就是從酒醪中榨出酒的工程。榨酒的方法有很多,這次使用的是被稱作槽榨的傳統壓榨法。由於榨酒的造具像船身底部,因此被叫作「槽榨」。
將稱作「酒之素」的黏稠酒醪放入以綿製作的酒袋中,用木質重物從上方均勻地施加壓力,經過兩個晚上的時間慢慢地壓榨清酒。當中要不斷地拿出來、變換角度擠壓,所以我們要協助將酒袋同時提起來。
這是個耗時耗力的工程,不過看似可以產生沒有雜味、清透的酒體。榨過後的酒袋中留下了上等的「酒粕」。如果用力地擠壓,會產生漂亮的四方形。
前篇總結
大家覺得如何呢?清酒釀造的過程平時可是看不到的,但越了解就越有興趣呢!我們將帶大家了解更多的釀酒魅力。